在設備或管線使用后,若因維修需再拆卸時,亦應進行氮氣置換,其方式如上述,或可使用低壓連續氮氣置換方式。此時之氮氣置換以不致危害維修人員的原則。使用上述方式加壓氮氣置換時,至少應兩次,修復后再行注入氨氣前,亦同上述進行氮氣置換程序。氮氣置換后氮氣排放至主管線上以及液氨儲罐上之排氣閥排放。采樣分析氧含量,如果合格,則氮氣氮氣置換結束。
氮氣置換前的準備工作及條件確認:
(1)置換區域場地平整,置換區域有明顯的警示標志,同時應設置隔離帶隔離無關人員
(2)置換區域內各設備、閥門、管道等臨時標識清晰正確
(3)天然氣管路氣密試驗合格。
(4)仔細檢查流程,隔離系統。
(5)聯系化驗室準備采樣分析氧含量或準備可便攜式的氧含量分析儀。
氮氣置換范圍:
(1)本次氮氣置換范圍為長度為**的管道。
(2)置換系統中涉及到所有管線和設備上的連通閥門打開。
影響氮氣推進速度的主要因素:
一是確?;鞖饬枯^少。
二是確保合理置換時間。從工程進度考慮,在不超過《管道運行規范》(SY/T5922—2003)規范規定的5m/s條件下,在保證實際作業可行的情況時,推進速度越快越好,用于置換的時間越短越好。
三是考慮注氮設備的供氣能力。選擇置換過程速度,需考慮注氮設備的供氣能力。